基础处理回填卵石配比是多少?分层回填多高为一层
1、开挖基坑回填至设计高度前,应用砂石分层碾压,保证压缩系数不小于0.97。2、垫层材料的选用包括天然或人工砂石要求:级配良好、无杂质,最大粒径不超过50毫米。
3、垫层施工时必须遵守相关规范,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质量。
4、洛阳地区常见的砂石枕分级比例为碎石(20~50mm):巨石(5~20mm):砂(0.2~5mm),通常为4:3:3的比例。
5、采用18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
分层回填时,每层厚度应控制在1米以内。
砂石回填用什么方法取样,有什么规范没有?
砂石填充取样方法:(1)环刀法。
各断面、各层检查时,应用刀环从固结层的下半部(至各层表面以下2/3处)取样。
(2) 沙法。
用于对不适合环刀法取样的土壤进行砂石回填。
采用砂锅法采样时; 与环刀法相比,可以适当减少样品数量。
取样位置应为收缩后每层的整个深度。
施工单位在指定地点取样,样品包装并编号(编号与取样图各点标记一一对应)发货。
实验室进行测试。
如果没有样品材料或标准砂。
您应该要求前往实验室现场取样进行测试。
建议建设单位取样时邀请建设单位参加并获得批准。
砂石填方取样要求:
砂石填方取样数量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和地方或现行标准执行。
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
(1)柱基础;基坑; 基础沟和管沟
柱基回填。
补货:提取总数(数量)的10%栏; 但是 5;
b, 基沟、管沟回填:按20~50米长度,每层取1组样品; 但每层不少于1组,
ch; 基坑及室内回填:按100-500m2每层取1组样品。
每层至少1组;
d 场地分级及填充:按400~900m2每层1组样板; 但每层不超过1组。
(2)可适当减少填沙量或填水方法。
适用于30~50平方米; 入口通道规划1个,面积10~15平方米。
b 当面积≥300m2时; 渗透法50~100m2 1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参照整个垫层要求。
b. 环刀法至少每隔20米布置一次。
(3)独立基础下的路基
整个路基的要求按
进行。
b. 在每个基础的底层测量点不应少于两个。
\ (注:1、现场采样应在见证人监督下进行,必要时采样人员在测量点采样,必要时采样鉴定人员应通过资质考核。
2. 陪同见证人时,样品发送者应准确填写下列:任务单位、项目名称、试点项目、 还应提交场地标识要求、测量点、采样日期、联系电话。
地基处理砂石换填要求的标高是多少?
级配砂石的更换深度没有固定限制,但经济合理的范围在300mm至3000mm之间。规格上没有数量限制,但有质量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工程师通过计算路基的承载能力或变形来确定必须更换软弱土层的深度。
砂石分级的目的是找到最合适的颗粒组成以获得最大密度。
你必须去实验室做一个比率测试才能确定。
地基修复一般是指为提高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土壤或岩石)的承载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抗渗能力而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
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垫块置换法、强行压实法、砂石桩法、振动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压实水泥土桩法、水泥方法 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立锤穿孔法和扩桩法、单液硅胶法和 碱性溶液等 1、垫块更换法适用于处理软弱、浅的地基和不平整的地基。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和固结,防止积霜,消除膨胀土的膨胀和收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砾石土、砂土、低饱和粉土和粘土、湿陷性黄土、各种填土和简易填土等地基。
动压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壤土、液态细粘土等地基受控体积变形的工程,其适用性和养护效果应在设计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于增加土体强度,减少压实,提高土体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消除土体湿陷性。
对于饱和粘性土,宜采用桩预压法和竖向排水法。
3、砂石堆法适宜用于压实松砂、粉土、粘土、简易填土、各种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压实,也可用于处理液体地基。
对于饱和粘土地基变形控制较差的工程,也可用砂石桩代替,使砂石桩和细粘土桩形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和固结,改善软土的排水和固结。
地基的承载力。
4、振动方式分为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添加填充材料通常称为振动碎石桩方法。
振动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普通填土和混合填土等地基。
对于不排水抗剪强度至少为 20 kPa 的粘性土和饱和粘土地基的处理,其适用性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不灌浆振动强度适用于处理粘土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动碎石桩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稳定性,也可用于提高土质边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5、水泥土搅拌方法分为泥浆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料喷涂法(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一般压实粉土和粘土、粘土、粉土、饱和黄土、简单填土、无地下水流的松散饱和砂土等地基。
不适合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腐蚀性地下水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基。
如需使用,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当地基自然含水率小于30%(黄土含水率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此法。
连续连锁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开挖的止水帷幕,但由于其搅拌能力有限,该方法难以应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大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
140 kPa 起。
6、高压喷射法适用于处理淤泥、冲积土、粘土、淤泥、砂、人工填土和砾石土地基。
当地基含有大量大块岩石、大量植物根系或有机质含量较高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当地下水流速过高或灌浆套管周围的浆液喷雾不能硬化时不宜使用。
高压旋喷桩的加工深度较大,除了地基加固外,还可以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
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米,适用于处理粉土、粘土、填土等饱和粘土地基。
按预压方法分为桩基、加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预压可分为塑料排水条、砂井基础预压和天然基础预压。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米时,可采用预压法对天然地基进行加载。
当细土层厚度超过4米时,宜采用塑料排水带、沙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方法。
对于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基础上安装排水柱。
预压法主要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性问题。
8、压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冲积土、简易填土、各种填土、粘土等地基。
该方法具有工期短、成本低、文明施工、成本易控制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北京、河北等地老城区危房改造项目。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自重已标准化的粘土、粉土、砂土、简单块状土等地基。
对于冲积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适用性。
基础与桩顶之间应设置一定厚度的垫层,以保证桩与土共同承受荷载,形成复合基础。
此法适用于条形基础、自立式基础、箱形基础、筏板基础,可用于增加基础承载力,减少变形。
对于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多桩复合地基,以消除地基土的液化,提高承载力。
10、石灰堆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土、粉土、冲积土、混合灌浆土、简易灌浆土等地基。
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土层时,可通过减少生石灰用量、提高混合料含水率来提高桩体强度。
本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以下的沙质土壤。
11、石灰土挤密桩法、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湿陷性沉积物、普通填土及地下水位以上的各种填土。
采用挤土桩法处理塌方地基土时,可处理深度为5~15m; 当用于提高下伏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石灰土挤密桩法。
当下伏土含水率大于24%且饱和度大于65%时,采用该方法不得遵循。
石灰土挤密桩法与石灰土挤密桩法消除土体塌陷、降低渗透性的效果基本相同。
土压缩桩法的地基承载力和水稳定性均低于石灰岩土压缩桩法。
12、竖井锤钻扩法适用于处理混合填土、粉土、粘土、简填土、黄土等地基,对于地下水位以下饱和的软土层,应通过现场确定其适用性。
测试。
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米。
13、单液硅酸盐法和碱溶液法适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及渗透系数高于地下水位0.1~2m/天的其他地基。
在有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场地,对于二级湿陷性地基,应进行试验以确定碱法的适用性。
14、综合比较法 在确定基本治疗方案时,宜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对于复合地基,解决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设计所需的不同土体性质和承载力,以优化容量和质量,并选择合适的地基技术和加固材料。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包括:砖连续墙基础法、混凝土连续墙基础法、单层或多层石材连续墙基础法、骨料连续墙基础法(挡土墙)等。
上述地基处理方法与工程检测、工程监测、桩基动力检测、静载检测、岩土检测、基坑监测等相关技术相结合,称为综合地基处理技术。